用溶劑法生產氯化橡膠:
首先,把天然橡膠用雙輥開煉機間斷塑煉次,以剪切降解來大大降低其相對分子質量(由100萬降至約6~7萬)。將經過塑煉的膠片切約40mm×60mm的小塊,投入裝有四氯化碳溶解釜內,同時投入約1(以投膠量計)的偶二異丁腈(或碘)作催化劑,在約70℃溫度下攪拌溶解成膠質量分數約5的膠體溶液。
然后,帶有回流冷凝器的耐腐蝕搪瓷反應釜內通進氯氣。氯化溫度60℃~70℃,直至不再產生氯氫,產品質量分數達63以上為止。反應初期后期均通入少量空氣,前者能促成橡膠分子斷鏈,阻止交聯(lián)發(fā)生,后者起驅散溶液中殘留氯化氫作用,氯化反應時間約為12h。氯化結束后,把氯化橡膠溶液與蒸氣噴入注滿熱水的塔式設備中,控制溫度約90℃,其中的四氯化碳經冷凝器回收,連續(xù)排出的懸浮物經三相分離器排入水洗罐,用水洗至pH=5.6,隨后經離心機脫水,分離出含水約70的氯橡膠濕料,經氣流或沸騰干燥即得氯化橡膠成品。
在上述3種方法中,固相法由于無法解決散熱問題,造成產品的熱穩(wěn)定性差、色澤深,故規(guī)僅限于500L釜以下,工業(yè)意義不大,乳液法反工藝流程長,且為非均相體系反應,存在內外氯不均勻的問題,產品質量不穩(wěn)定,工業(yè)上已很少用。國外未見到乳液法大型生產裝置的報道,內只有江蘇武進于1992年建設了100t/a裝置溶劑法由于工藝成熟,是目前國內外生產氯化膠的主要方法。
但該方法明顯存在生產工藝流復雜、原料成本高、三廢污染重、能耗大、危害操人員身體健康等問題。另外,四氯化碳有毒,特別是近年來四氯化碳被公認為是大氣臭氧層的消耗物。1995年發(fā)達國家在執(zhí)行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同時,將四氯化碳法生產氯化橡膠的裝置關閉,環(huán)保型生產方法就此應運而生。四氯化碳法生產法在發(fā)達國家已經被完全淘汰。
魯公網安備 37030502000761號